时间:2025-03-28
作者:
阅读 74次
当前,数据作为一种新型生产要素,其价值和作用日益受到重视,随着数据资产“登记—入表—融资—增值”闭环的打通,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新图景正在加速展开。财政部在2024年12月19日印发的《数据资产全过程管理试点方案》要求,选取部分中央部门、中央企业和地方财政部门,从2025年初至2026年底,组织开展数据资产全过程管理试点,提出“围绕数据资产台账编制、登记、授权运营、收益分配、交易流通等重点环节,开展数据资产全过程管理试点,规范数据资产管理流程,形成数据资产管理全过程工作指引”。
根据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发布的《中国企业数据资产入表情况跟踪报告》,无论是入表企业数量、入表总额还是企业规模,中国企业完成数据资产入表已展现出强劲的增势与显著的增长潜力,预示着数据资产入表正步入快速扩张的黄金时期。基于上市公司披露的2024年三季报财务数据,A股上市的5000多家公司中,与前两个季度相比, A股上市公司数据资产入表数量由一季度的17家、半年报的40家增加至三季报的55家,入表总额由一季度的0.79亿、半年报的13.61亿增加至三季度的15.12亿元。非上市公司方面,数据资产入表主要集中在城投与类城投国企,截至2024年12月31日,国内已有228家非上市公司披露了数据资产入表情况,其中城投公司(含城投股东和城投下属公司)67家,类城投国企(指当地国资委控股且从事市政等公共服务的企业)127家,民营企业34家,所有非上市公司已获得融资(银行授信)金额共计11.48亿元。
数据资产金融价值的实现路径逐渐丰富但仍面临诸多挑战,需从政策引导、企业内部治理优化、技术创新与市场机制建设三个层面入手,推动数据资产更好地融入金融体系。自2024年1月1日起,随着财政部印发的《企业数据资源相关会计处理暂行规定》正式施行,数据资产入表大幕就此拉开。2024年以来中央围绕数据资产入表和管理出台了一系列重要政策,国家发改委、国家数据局、中央网信办等多部门也陆续颁布多项政策文件,为企业和公共部门的数据资产管理提供了制度保障和操作指引,同时也推动了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的深入发展。这一年多以来,国信中健开展了数据评价、价值评估、审计核验、数据入表以及专业培训等综合服务,以数据资产价值流通为导向,规范数据资产评估方法和流程,保障数据资产入表规范可信。目前,国信中健已经在多个省市落地实施了一大批数据资产入表项目,不仅为企业提供数据资产登记评估入表全流程服务,建设透明、公正和高效的数据要素资产市场化机制,还能够同步凝聚数据产业生态,构建本地化的数据运营与应用服务体系。
基于全栈式数字技术与全过程数字经济产业服务的紧密结合,国信中健构建了从效率提升工具到决策支持产品的全范围智慧应用,形成了贯穿“采集-治理-管控-应用-运营”数据要素资产全链条的数智化服务产品体系,能够为政府和企业用户提供端到端的数据资产管理和应用创新能力,实现“合规入表+深度诊断”的一站式服务。例如,西北某新区与国信中健合作搭建可信数据空间,按照国家数据局《可信数据空间发展行动计划2024—2028年》的建设要求以及《可信数据空间建设及应用参考指南》等标准规范,基于区块链、隐私计算、数据沙箱等核心技术,为中小企业提供数据资产登记、评估、运营等服务并连接国家政务数据资源,盘活存量数据资产,促进地方数字经济产业发展,测算每年带来超过1600万元产值,将为城市治理、产业转型和民生服务提供强有力支撑,实现了数据资产全链路闭环落地,为央国企、上市公司以及各类民营企业等更好地进行数据资产全过程管理探索出了一条切实可行的落地之路。
数据资产全过程管理有助于推动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为经济增长提供新动力。通过优化数据资产配置、提高数据利用效率,可以激发市场活力,促进产业升级和创新发展。国信中健数字科技有限公司作为由国务院国资委下属商业信用中心行使全资控股国资管理职能,并由国家发改委下属国家信息中心担任业务指导单位的国有独资企业,致力于建设全域互联互通的数据治理底座,通过数据要素赋能实体经济,打通产业数字化通路,在数据治理、数据分析、数据应用以及数据资产化运营等方面都具有深厚的技术积淀和实践积累,已经形成了可靠、可控、可用的数据资产价值实现路线,可以为央国企、上市公司、企业集团、科技型中小企业、医疗科研机构等数据拥有者和数据使用者提供一站式、专业化的全链路数据资产运营服务。